布兰奇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投资理财、国际资讯、热点新闻、商旅生涯、生活百科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03-02 13:05:20
剧本杀是什么意思 https://www.td010.com
掏鸟窝掏出50亿国宝
苏州3个小学生跑进古塔掏鸟窝,意外进入一间密室。
鸟窝没掏到,却掏出了价值50亿的千年国宝,光是珍珠就足有4万多颗,轰动整个考古界。
没想到的是,为了照明,小学生竟用火点着了其中一件文物。
那么,这3个小学生发现的究竟是什么国宝,为何能够价值50亿?
毁坏文物后,这3个小学生又受到了怎样的对待呢?
小学生贪玩带来的惊喜
贪玩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,很多时候只会给家长带来麻烦,但有时也会给大人们带来意外的惊喜。
1978年,在江苏苏州有3个贪玩的小学生,因为上课时打闹和偷玩玩具,被老师发现后严肃批评了一顿。为了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,老师课后就让他们把自己的家长叫来学校。
这3个孩子本就知道错了,听到还要叫家长,越发害怕了。放学之后,他们3个聚在一起磨磨唧唧,迟迟不敢回家面对父母。为了逃避现实,他们3个就互相提议玩到天黑再回家。
玩起来之后,孩子们很快就将那些在学校发生的不愉快,统统抛到脑后,越玩越高兴,最后他们跑进了当地的一座古塔中,想爬到最上面去掏鸟窝。
古塔不知在这里矗立了多少年了,塔顶破烂不堪,还长满了杂草,有很多鸟儿在上面做窝。这3个小学生以前都听家里的老人说起过,这座塔已经有1千多岁了,据说里面还有宝贝,但谁都不知道藏在哪里。
孩子们一边往上爬,一边嬉笑着说他们说不定就能找到宝贝呢,结果在爬到古塔第三层时,其中一个孩子扶了一下墙,结果手掌按下去的地方非常松软,这块砖竟然是“活”的,后面好像藏着什么东西。
难道说他们真的找到了宝塔里藏着的宝贝?
这3个孩子顿时变得更加兴奋了,旺盛的好奇心让他们将塔顶鸟窝抛到脑后,兴冲冲地把这块松动的塔砖移开,在后面找到了一个黑漆漆的密室,看不清楚里面到底有多大,又是否存在危险。
孩子们没有考虑那么多,趁着现在太阳还没落山,他们一个接一个爬进了这个密室中,向黑暗处摸索过去,却并不清楚他们即将揭开一个隐藏了千年的秘密。
在摸索了一圈后,孩子们发现密室并不算大,幸好他们体型小,一起进来也很宽敞。他们先是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大木盒,看上去快跟他们一样高了,因为密室黑漆漆的,他们也看不清盒子上画着什么。
孩子们借着夕阳的光打开,里面还有一个盒子,在最里面的则是一个宝塔模样的东西,有点灰扑扑的,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。
3个小孩在木盒里扒拉了好一会儿,却没有发现除了这座宝塔之外的其他宝贝,这让他们非常失望。他们把木盒放到一边,又一次爬进了密室中,想看看里面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。
而这一次,他们在角落里摸到了一堆奇怪的纸张,上面写着很多他们看不懂的古字。孩子们正愁天色越来越昏暗,也越发看不清眼前的东西,于是他们就掏出随身带着的火柴,抽出一张纸点着照明。
但他们并没有找到符合心意的宝贝,非常失望地离开了密室。
这3个孩子并不清楚,价值连城的国宝就在他们眼前,而且其中一件已经被他们毁于一旦了。
瑞光寺秘宝
小学生去古塔掏鸟蛋没掏成,却误入一间密室,发现了神秘宝塔,还有一堆奇怪的纸张。
这让他们产生了一种寻宝成功的成就感,但是这并不能让他们抵消一顿来自父母的责骂。他们到家时,不仅天色很晚了,衣服也脏兮兮的,家长们都很生气。
孩子们不敢再说谎,老实回答说去古塔寻到了宝藏,还把那个木盒子跟里面的宝塔描述了一遍。他们年纪小不懂事,家长们听完心里却咯噔一下,有些惊慌。
第二天,家长们没去学校见老师,而是带着孩子们去报了警。消息很快传到了市里的文物保管所,考古专家们得知后都十分震惊。
专家们对那座古塔印象很深。当地人都把这座塔叫做“瑞光塔”,传说它是三国时期,孙权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建造的,至今已有1千多年。传说,宝塔建成后,塔顶经常放出五彩祥瑞之光,因此得名“瑞光”。
后来,古塔曾多次遭到破坏,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塔身,主要重建于北宋时期。在清朝时因为战火,古塔四周的寺庙建筑被毁,只剩古塔独自矗立。
早在20多年前,市里的文管所就怀疑塔中可能还有文物,组织起一支考古小队,仔仔细细对古塔做过检查,却并未发现塔中的密室,更不清楚原来还有宝贝就藏在他们眼皮底下。
有人不禁感慨说,看来这佛家藏起来的至宝跟小孩有缘。
在那3个小孩的带领下,考古专家们终于如愿以偿地找到了藏宝密室。孩子们离开时,又将那块松动的塔砖填了回去,专家们发现,这块塔砖上还刻了两个字“天宫”。
在古代,很多佛塔就是为了供奉宝物而建造的,有时藏宝密室在佛塔地基之下,这种密室就叫做“地宫”,比如有名的法门寺佛塔地宫,里面供奉有武则天的罗裙和“佛骨舍利”。
有时,藏宝密室也会建在佛塔之中,这种密室则被称为是“天宫”,比如瑞光塔的密室。
在密室中,专家们果然看到了一个1米多高的木盒,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,他们可以看到这个木盒做工非常精致,上面还有栩栩如生的精美图案,以及一行字“瑞光院第三层塔内真珠舍利宝幢”。
在木盒之中还有一个木盒,比外面的木盒做工更加精致,而且上面遍布彩绘。根据夹层中关于制作时间和缘由的记载,这个木盒制作于公元1013年,正处在北宋时期。
没想到时隔千年,木盒彩绘上的颜色还能如此鲜亮。
专家们不禁激动起来,小心翼翼地打开里层木盒,眼前顿时出现了一座1米多高的宝塔,上面镶着大大小小的珍珠,想来这就是外面木盒所记载的“真珠舍利宝幢”了。
单说密密麻麻的珍珠,这座宝幢就已经是价值不菲的宝物了,再加上它身上的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,饶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们都不敢轻易做出判断。
但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,这座宝幢竟然已经破碎成了好几部分。而身为第一发现人的孩子们却说,他们打开木盒时,宝幢还是完整的。
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真珠舍利宝幢
除了已经四分五裂的宝幢,考古专家们在古塔“天宫”中,还找到不少跟佛教相关的珍贵文物,以及一堆不久前才燃烧剩下的灰烬。
而在这些灰烬周围,专家们发现了堆在一起的经书。这些经书名为《妙法莲华经》,不仅里面的经文内容非常珍贵,就连用来承载佛经的纸张都很特别。
这种纸张名为“碧纸”,是一种用桑皮特制的防水纸张,表面光滑,质地坚韧,时隔千年,专家们在翻动它们的时候,还能听到猎猎的声响,看上去就像是前些年的旧纸。
难以想象,古代这种造纸工艺是有多么的高超。
而专家们从那3个小孩口中得知,那些燃烧后的灰烬,是他们觉得密室太暗,用找的旧纸燃着照明剩下的。存在千年的经书就这样毁于一旦,专家们不由扼腕叹息。
不过好在孩子们只烧了一卷经书,而整套经书有七卷,其他的经书都保留了下来,可谓是不幸中的万幸了。
至于为何木盒中的宝幢是四分五裂的,孩子们仔细回忆了一番,记起他们当时在将宝幢装回木盒,放回密室的时候,因为太重了,不小心磕了一下。
历经千年时光,已经十分脆弱的宝幢,根本经不起任何的磕碰,这才变成专家眼前的样子。好在,这样的破坏并不严重,专家们还能将它重新组装起来。
经过组装和清理,整座宝幢仿佛重获新生,重新呈现出了原本金碧辉煌的模样。
宝幢整体部分使用上好的金丝楠木雕刻而成,主要有须弥座、佛宫和塔刹三部分,上面雕刻满了各种具有佛门意象的图案,最顶端的塔顶安放了一个水晶球,周身缠绕银丝火焰光杯。
除了这些,宝幢上还有数不尽的宝石,包括玛瑙、水晶和琥珀等等,更是用掉了多达4万颗珍珠作为装饰。在底座上还环绕了一圈栩栩如生的“银狮子”,展现出了极高的工艺技术。
很难想象,在那个技术落后的年代,人们究竟是如何用双手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宝幢的。
佛宫部分就是整座宝幢的主体,在它的四周环绕着瞠目威严的“八大护法天神”,而在佛宫之中,竟然还存放着一个小巧精致的玉质葫芦小瓶,里面放有9颗闪闪发亮的舍利子,让专家们异常惊喜。
考古专家们经过讨论,谨慎地对这座真珠舍利宝幢进行了估价,保守估计也得50亿元起底!
这个价格是上个世纪70年代估出来的,如今再对这座文物进行估价的话,其价值只会增加,绝不会减少。
因为太过珍贵,国家禁止将其对外公开展出。如今作为“镇馆之宝”存放在苏州博物馆中的真珠舍利宝幢,只是这座宝幢的仿制品。即便只是仿制,宝幢的精美程度依然让人目瞪口呆。
而作为第一发现者的那3个小学生,虽然破坏了文物,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,但他们毕竟不是有意的,本身年纪小,也不清楚文物的珍贵程度。
当地政府最后只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,然后郑重地感谢了他们,给他们的家庭各自送去了50多斤粮票。想来这些孩子们也没料到,有朝一日,他们的“贪玩”竟然也能立下大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