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兰奇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投资理财、国际资讯、热点新闻、商旅生涯、生活百科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02-05 18:38:05
短短的一年多,期货市场规模翻了一倍。显然,每两块钱里面,有一块钱是新资金。如果继续只和传统意义上的高手以及产业大户交朋友,相当于主动放弃了市场主流,仅仅关注市场小众的想法。
7月24日,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“2021青岛-中国财富论坛”上表示,“从我国市场看,期货市场资产配置的吸引力也持续提升,客户权益稳步增长,目前已达1.09万亿元”。2019年底,国内期货市场规模突破了5000亿,创历史新高,而现在比当时,仅仅过了一年半,规模又翻了一倍。很多人听了这个数据,也只是转发朋友圈,并没有很重视。实际上,期货市场规模翻倍,对交易有巨大的影响。
对于一个大机构的资深基金经理来说,愿意了解小散户的想法吗?愿意接触刚做期货半年的人吗?如果一个人的圈子,都是资深的交易员,或者现货企业大户,那肯定被认为很专业。但是,期货市场规模翻了一倍,相当于每两块钱里面,有一块钱是新资金。如果继续沉迷于调研高手,相当于只了解市场小众的想法。这就促使交易员被迫去接触新资金,了解他们的想法。然而,新资金到底是谁?新的产业机构,权益或债券基金,还是所谓的牛散,其实不得而知。如何拓展圈子,是个很大的难题,但的确不得不做,否则就会更加频繁地不理解市场。
按照传统的标准,不懂供求,也不了解商品盘面波动特点的市场参与者,都算是不太懂期货。但是,现在不太懂的人急剧扩张,使得他们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。价格偏离供求,出现所谓的情绪主导行情,将越来越频繁。那么期货市场是不是变得更无效了?在这之上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,到底什么才算有效?价格总是和供求对应得上,就算有效吗?笔者一直认为,价格反映的并不是供求,而是群体预期。即使价格偏离了供求,也未必是价格回归供求,供求去迎合价格也时有发生。也就是发生了价格反向影响供求。所以,市场里不太懂期货的资金增加之后,并不是市场定价效率更低了。只不过价格需要反映的内涵更丰富了,未来价格波动的规律与过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。
其实这样的变化,历史上发生过。十年前,距离交割还有半年,主力合约就会换月,资金都在炒远月,炒预期。而现在,5月合约直到4月初,还是主力合约。十年前是投机资金围猎产业小白的天下,近几年又出现了产业资金崛起的时代。期货价格的波动与地球绕着太阳转不同,期货没有客观真理,市场参与者变了,价格的规律就能变化。最近一两年,新资金如此快速增长,对价格的冲击相当剧烈。
新资金的涌入,会给市场提供更多的韭菜,也有股票债券等市场的高手进入期货市场。这些高手并不会执着于去库累库,他们从其他角度看待商品。短期之内,期货市场其实没什么对不对的问题,资金实力决定价格涨跌。有些资金无视供求,用其他逻辑做交易,只要他们钱够多,短期行情就能跟着他们走,从而形成了对传统商品资金的降维打击。
未来可能的变化:第一,短期价格的表现对长线交易越来越重要,就算看对了长期的供求,但是价格一个月后才回归供求,其实也没什么意义,毕竟绝大部分资金都没法硬扛一个月。所以,以后做长线交易,也得十分重视短线。长线方向判断的高手,被迫成为短线节奏的高手。第二,左侧交易的机会大幅增加。这点很好理解,价格越容易偏离供求,左侧的机会越多。这既是机会,又会有很多的陷阱。第三,会有更多的交易方法失效,能力圈与专业化特征凸显。未来的行情会更加难以理解,老的方法很容易失效。所以,未来会更加强调精细化,更加明确能力圈的边界。过去我们会说,自己的能力圈是黑色,是油脂油料,未来的能力圈很可能不会以品种来定义,而是要更加清晰地定义为某些品种的某类型交易模式。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,自己的交易模式越清晰,才可以让自己避免进入混沌的市场环境。
总而言之,未来的机会大幅增加,但是交易的难度也大幅增加。为了应对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大,被迫要做很多的改变。
(文章来源:中粮期货)
文章来源:中粮期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