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种草背后:中国草业发展有一个大战略

2022-02-04 16:15:24

伊藤润二 http://http:www.td010.com

  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拉孜县锡钦乡岗西村,约半米高的绿麦草在风中摇曳。远处,白云萦绕在山间,成群的牛羊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。这里原本是一片荒滩地,遍地是砾石、粗沙。如今,这里变成了一望无垠的大草原。

 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治理草原退化的政策措施,有效减少了草原的退化趋势。企业、公益组织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,不仅保护和修复了草地,也增加了当地农牧民收入。

  例如,在岗西村种植的绿麦草由中国科学院研发,这一高原耐寒植物不仅根系发达、生长快,还耐旱耐贫瘠,抗寒性强,可以长到2~3米高,每亩产草量在2000斤左右。

  绿麦草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牧草资源,留在土地内的草根会在翻犁之后成为肥料,改良土壤。更为关键的是,绿麦草春天播种,十月收割,生长期间可防沙固沙,达到“种草养地、涵养水土”的功效。

  锡钦乡乡长德青玉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全乡有156户近600个牧民都参与了种草项目。去年牧民人均收入有13000多元,今年仅种植绿麦草的劳务收入人均就有1000元以上。如果收成好,人均还会有500~800元的绿麦草收入。

  西藏是我国五大传统牧区之一。最新草原普查数据显示,全区草原总面积13.23亿亩,可利用草原面积11.57亿亩,年均产鲜草7790.69万吨,全年载畜量3213.72万个绵羊单位。

  今年8月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,聚焦青藏高原等重点生态区位,实施10个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。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,主要实施地点为日喀则市、山南市,实施西藏“两江四河”造林绿化和综合整治工程。

  “两江四河”为雅鲁藏布江、怒江及拉萨河、年楚河、雅砻河、狮泉河,流域覆盖西藏7地(市)、44个县,集中了西藏80%以上的人口。

  西藏种草仅仅是我国草原保护修复和草业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
  我国有天然草原3.928亿公顷,约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2%,面积世界第一。草原资源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.9%,是耕地与森林面积之和的1.15倍。西藏、内蒙古、新疆草原面积位列前三。

  2011年以来,我国在内蒙古、西藏、新疆等13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,对牧民开展草原禁牧、实施草畜平衡措施给予一定的奖励补贴。这是现有草原领域投资最大、覆盖面最广、农牧民受益最直接的政策项目。

  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,今年中央投入草原生态修复的基建和工程资金均有所增加,投资规模达到60亿元。

  国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司长唐芳林介绍,草原能够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,是阻止土地荒漠化的前沿阵地。草地涵养土壤水分、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明显高于灌丛和森林,是农田的40~100倍。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在草原,黄河水量的80%、长江水量的30%来源于草原。

  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草原保护修复推进工作会议上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,目前,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中,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广泛认识。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中,缺乏草原面积数量控制指标和考核指标。

  唐芳林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林草部门将加快《草原法》修改进程,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。尽快摸清草原家底,制定草原保护利用规划。完善草原标准、创新草原指标体系。实施严重退化草原生态修复、草原自然公园建设、退牧还草等草原保护修复八项工程,加快建设草种业,大力发展草牧业,推进饲草种植业。

(文章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)

文章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布兰奇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投资理财、国际资讯、热点新闻、商旅生涯、生活百科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布兰奇信息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