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兰奇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投资理财、国际资讯、热点新闻、商旅生涯、生活百科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01-27 17:06:11
长达七天的国庆长假转眼飞逝,也交出了足够亮眼的成绩单,旅游收入、电影票房、零售餐饮、旅游收入等多项数据都十分可观。
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,10月1日至7日,国内旅游出游5.15亿人次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0.1%;国内旅游收入3890.61亿元,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9.9%。整体看来,10月份乃至整个四季度消费仍将延续平稳恢复态势。
反观汽车市场,九月、十月作为车市传统的销售旺季,却一反常态。受芯片短缺造成的库存紧张,导致热销车型优惠缩水、提车时间延长、加价提车等一系列连锁反应,使不少消费者处于持币待购的观望阶段,“金九银十”不再。
缺芯问题,比想象中更严重
目前,芯片短缺问题到底多严重?乘联会数据显示,中国汽车产销量自5月以来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。今年9月前三周总体同比下降13%,表现相对偏弱,零售走势较平淡。乘联会预测,9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158.0万辆,同比下降17.4%。
车市发展受到芯片供应不足的影响,整体年内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,其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,更使车市进入了“供给决定需求”的特殊时期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,今年9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0.9%,同比下降3.1%,环比下降0.8%,创2021年新低。
反映到市场终端上,芯片短缺、原材料价格上涨让车企减产压力不断加大,新车交付周期普遍在1-3个月左右。库存的紧缺导致经销商现车不多,资金周转压力骤增,优惠力度也大不如前。消费者的热情普遍不高。
一位销售人员向钟叔驾道表示,无论是自主品牌、合资品牌抑或豪华品牌,热销车型的优惠相比此前都收缩了不少。他认为,缺芯问题短期解决不了,车源紧张的情况或许会持续一段时间。如果并非刚需,现在看来确实不是购车的好时机。消费者处于观望状态,这也是车市整体热度不高的原因之一。
新势力,销量破万势头狠
中国车市整体虽处于下跌的态势,但值得一提的是,新能源车出现爆发增长,环比增长动力强,成为车市中不可多得的一道亮丽风景。每逢月初,参照那些喜报不断的造车新势力,就可以猜测到本月新能源车销量的大体走势。
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显示,公司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为24.13万辆,创下有史以来单季度销量新高。而国内的新势力9月销量表现同样也是惊喜连连,蔚来、小鹏销量纷纷破万位列第一、二名,哪吒、理想、威马、零跑分别以7699辆、7094辆、5005辆和4095辆位列第三至第六名。
受疫情导致的芯片短缺、工厂停工等影响,8月份蔚来掉队严重。9月份,凭借着10628辆的交付量和同比125.7%的增长幅度,蔚来重夺新势力榜单第一名,再度证明自己“新势力老大”的地位。3款SUV+1款轿车的丰富产品矩阵,凸显了其强势稳固的市场竞争力。
另外,在玩家众多的新能源汽车赛道,资本市场也迎来了新一轮的竞逐。近日,威马汽车宣布公司预计将获得约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。其中,D1轮融资由电讯盈科及信德集团领投,两大集团背后分别是李嘉诚家族、“赌王”家族。
香港资本大咖的入局,必定会加速威马汽车上市的步伐,进一步令整个新能源车市场再度沸腾。
传统车企发力,三足鼎立初显
不同于以往新势力在新能源车市场一枝独秀的局面,传统车企历经艰难转型之后,在新能源车市场也迎来自己的发展小高潮。首先是上汽通用五菱、广汽埃安、比亚迪等传统自主品牌,然后到以大众品牌为首的合资品牌,也在新能源车市场迎来了“首秀”。
比亚迪9月销量数据显示,其新能源乘用车销售70022辆,同比增长276.4%。在DM插混、EV纯电两条腿走路的均衡发展路线下,比亚迪三季度累计销量破20万,不断续写销量传奇。
而在纯电平台以及MEB工厂投入巨大的大众品牌,在历经黑暗的前期之后也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黎明。数据显示,大众ID.家族9月交付量10126辆,已连续三个月销量实现快速增长的趋势,季度环比增长272%,电动化战略初见成效。
不难看出,整个新能源车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显,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固然强势,但合资品牌也在不断追赶之中。据insideevs数据显示,到2025年底,奥迪、丰田、宝马、现代和日产等品牌分别规划在全球推出20辆、15辆、13辆、12辆和8辆纯电动车型。
尤其是至今连一款纯电车型都没有的丰田品牌,4年15款纯电动车型的推新速度,可谓是相当急迫了。未来,新能源车赛道将会越来越拥挤,弱肉强食的现象也会愈发激烈。
钟述
“当上帝关了这扇门,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”。既然芯片短缺的困境无法改变,那么就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,并全力以赴解决。汽车市场整体虽然下跌,但新能源车市场却不断走高,车企要是能牢牢抓住这个机会,有望进一步抵消芯片短缺带来的不利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