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兰奇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投资理财、国际资讯、热点新闻、商旅生涯、生活百科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01-25 20:07:00
玻璃钢化粪池厂家 http://www.boligang-huafenchi.com
港股市场在2021年持续调整。恒生指数在上周前两个交易日一度创出逾一年以来新低,当前处于近几年来的低位区域。
但是,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,基金机构对于港股市场的投资预期却明显好转。汇丰晋信基金海外投资部总监、基金经理程彧表示:“当前可能是投资港股最痛苦的时刻,但也可能是港股市场的新起点。”
恒指今年领跌各大指数今年以来,港股市场表现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垫底。主投港股的基金表现欠佳。
数据显示,截至12月3日,今年业绩垫底的基金中港股产品占据多席。主动权益基金中,多只港股精选、海外中国股票、大中华企业等主题基金年内跌幅超过了20%;中证沪港深互联网ETF、恒生科技ETF跌幅多在25%以上。
图表:上周恒生科技指数继续跑输其它基准指数
资料来源:Bloomberg,中金公司研究部
港股持续低迷 公募基金南下热情不减上周二,港股恒生指数盘中一度触及23503.99点,创出自2020年10月以来的13个月新低。
尽管港股持续低迷,下半年以来,依然有多位基金经理将投资范围扩大至港股市场,瞄准港股的主题产品扎堆上架。与此同时,投资者也在逆市布局港股,相关ETF获得资金大量净流入。
中金公司发表的研报显示,南向资金流入规模攀升,海外资金转为流入。上周南向资金流入规模达到49亿港元,与此前一周的3亿港元相比流入步伐明显加快。与此同时,在20亿美元的被动型基金流入推动下,上周海外资金重新流入港股。
图表:海外与南向资金上周均流入
资料来源:万得资讯,EPFR, 中金公司研究部
数据显示,截至12月3日,下半年以来,已有62只聚焦港股市场的基金启动认购,其中39只已经成立,合计募资超过140亿元。尤其是四季度以来,基金公司南下掘金的热情进一步升温,有34只产品密集启动发行。
在基金公司扎堆涌入港股掘金的同时,投资者也在借道ETF抢筹港股。下半年以来,多只港股ETF获资金净流入,优质科技龙头成抢筹首选。
数据显示,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份额由6月30日的108.43亿份激增至12月3日的263.13亿份,增幅达1.43倍。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下半年以来份额增加2.51倍,华夏恒生科技ETF同期份额激增2.62倍,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在5个月里份额暴增7倍。
即使是在11中旬港股震荡加剧以来,仍有平安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、中欧港股通精选一年持有A、华夏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、国泰中证沪港深动漫游戏ETF、博时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等多只主动被产品启动认购。
接下来,易方达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、万家港股通精选、广发沪港深医药、天弘华证沪深港长期竞争力等港股基金也将进入发行。
机构看好港股这四大投资主线在基金投资人士看来,港股的熊市宣泄已进入尾声,对各种压制因素的反应较为充分,目前进入较佳布局时点。在具体投资方向上,港股消费、科技互联网、医药和高端制造等四大赛道最被看好。
万家基金投资研究部基金经理刘宏达直言港股配置时点已经到来。港股具有明显的周期,一般是以3-4年为一个周期,牛熊震荡穿插,但基本上牛市之后都会有熊市出现。不过,根据历史经验,熊市持续的时间都不到一年,一般是8到10个月。目前,港股已经历了从2021年2月开始到现在近9个月的熊市,且在最大回撤上达到了历史数值的25%左右。从熊市下跌的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来看,对于情绪的消化是比较充分的。
对于港股,南方香港成长基金经理王士聪认为,“港股到了可以长期布局的阶段。近期,很多政策出现边际修复迹象,在资金属性或者说情绪属性上,港股的压制因素已经解除。”王士聪认为中概股回归浪潮还会带来很多打新和长期投资的机会。
具体到板块布局方面,刘宏达看好港股消费、科技、医药和高端制造四大赛道。在他看来,科技互联网板块调整较多,很多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谷。互联网板块历史回报优异,核心竞争力并未受政策影响,新赛道的崛起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。医药行业中,创新药是非常好的赛道,疫情将创新药领域带入了基因医疗的新阶段。此外,疫情之下,中国形成强大而全面的制造业产业链,未来中国制造将证明其在全球的竞争力。
港股消费板块获得公募普遍看好。华夏基金表示,首先,港股消费板块汇集了一大批优质细分领域龙头标的,比如,国产鞋服李宁、安踏,互联网传媒美团、腾讯、小米,新休闲娱乐泡泡玛特、思摩尔国际等等,这些标的并未在A股上市,只能借道港股通布局。第二,港股消费板块前期的回调为明年投资提供了足够的缓冲空间。第三,随着防控意识和能力的提升,“线下消费恢复-服务就业-收入提升-消费增加”有望进入正循环。
有此前轻仓港股的私募机构,瞄准时机开始“抄底”。
宽远资产透露,公司今年逐步加大了港股的投资,从10%左右逐步上升至目前的20%左右。据其介绍,宽远对于港股投资策略主要要以个股投资价值分析为主,并不关注整体市场机会。
兆天投资总经理范迪钊表示,他对待港股一向抱有长期积极的态度,虽然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整体表现不佳,但他们还是在逐渐增持新经济相关的港股标的。在新经济领域,A股的优势在于电动车、新能源、半导体、电子等板块,而港股的优势在于互联网、生物医药、新消费等领域,从结构上,和A股的互补性很强,对于资产配置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。因此,对于成长类的投资风格,港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。
中金公司也认为,港股比较优势逐步显现,将为长线投资者带来机会。行业选择上,中金建议从现金流入手,选择估值相对合理的“经营性现金流”(成长股)和部分类固收的固定现金流(高股息)行业配置方向,例如互联网、汽车、媒体娱乐、通讯设备、部分金融和公用事业等板块,即“稳健成长型”和“防御型”。此外,部分预期计入悲观的板块可能存在修复机会,如教育、生物科技、部分房地产和银行等,所谓“否极泰来型”。
综合来看,中金建议超配互联网、汽车及零部件、部分电商、消费者服务、食品饮料与餐饮、生物科技、和中资银行;低配上游煤炭、原材料和部分交通运输等。长期来看,中金建议投资者关注产业升级、消费升级以及国货消费品牌崛起等主题性机会。
相关阅读:
恒指创新低难挡基金南下热情 基金经理:四大方向掘金港股估值洼地
港股市场短线可能已被超卖 南下抄底资金悄然出手
抄底还是减仓?私募港股操作大揭密
基金机构瞄准港股市场新机会
(文章来源:哈富资讯)
文章来源:哈富资讯